大洋科考40天

时间:2024-08-01 18:31:51 作者:无铅长寿命氧气传感器

  1、2017年2月15日 【大洋,我们来了!】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金记者小沈,将从毛里求斯出发,参加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的随船报道。这将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目的地是远在祖国万里之外的西南印度洋,那里,风光旖旎又神秘莫测。即将开启的旅程将会遇见什么?茫茫大海之上,“科考人”又将要经历怎样的酸甜苦辣?即日起,金记者带你看科考,咱们不见不散!

  记者:大家好!这里是毛里求斯机场,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执行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任务的科考队员们已经陆续抵达毛里求斯机场,在这里,他们即将踏上“向阳红10”船,前往千里之外的西南印度洋进行作业。茫茫大海之上,他们将要经历怎样的行程?又会体验到哪些酸甜苦辣?更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经济日报“大洋科考40天”的专题报道。

  2、2017年2月15日 【“向阳红10”船,我们来了!】虽然连日来的奔波已让他们筋疲力尽,不过面对即将开始的大洋之旅,他们热情不减!

  3、2017年2月15日 【登船啦!】大包裹,小行李,带着行李,满怀期待登船喽!

  4、2017年2月15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快来看看船上的伙食怎么样。人是铁饭是钢,撸起袖子吃起来!

  记者: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现在是毛里求斯时间8时许,我所在的地点是毛里求斯路易港。经过数十天的航行,执行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二航段任务的“向阳红10”船已在这里静静等候。今天上午这里将要进行一场简短的任务交接,主要是第二航段和第三航段科考任务的交接。更精彩内容我们稍后继续。

  6、2017年2月16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正是承担此次科考任务的主角。2016年11月22日,“向阳红10”船从浙江舟山起航,穿越赤道,前往西南印度洋作业。

  记者:现在出现在我们镜头里的这个庞然大物,正是承担此次科考任务的主角——“向阳红10”船。事实上,早在2016年11月22日,“向阳红10”船已从浙江舟山起航,经中国南海,穿越赤道,前往西南印度洋作业。1984年,中国首次组队赴南极科考乘坐的就是“向阳红10”船。劈波斩浪数十年,1996年老“向阳红10”船退出调查船序列,2014年新“向阳红10”船正式建成,接过了科考的接力捧。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艘45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船舶总长93米,续航能力12000海里,可以同时容纳41名科学家进行科研工作。

  7、2017年2月16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航段任务交接为哪般?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解释说,每个航段的任务都会不一样,而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人负责,有的科考队员已连续走航90余天,急需休整。

  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今天我们在毛里求斯的路易港口,“向阳红10”船停靠在这里。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第二航段和第三航段的人员交换和岗位交换。大家也许有疑问,我们为何需要进行这样的交换?因每个航段的任务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任务由不同人员负责,所以我们要进行人员更换。前面两个航段已经持续了90天,人员也要进行休整,因此很多岗位人员也要进行交换。交接的任务非常重,这两天任务大多数都以交接为主。比如,我后面这个小伙子正在修设备,是因为我们刚刚新上了设备,他们在检修这些设备。我们的人员交换、岗位交换都是非常细致的,每个岗位都要亲自到场。无论是开机、检查数据,还是检查文件,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到位,以保证我们后续的航段能够安全,不出现任意的毛病。这是我们交换工作很重要的内容,所以每次我们都要非常认真细致地做好交换工作。我想这也是我们人员交换和岗位交换的意义所在。

  8、2017年2月16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大海,它的变幻莫测背后隐藏着什么?我们的祖国为何需要进行大洋科考呢?海底的那个世界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这样解释……

  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中国开展大洋科考应该说有一定年头了,从80年代初期就开始大洋科考。首先,大洋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资源地。去年,我们的祖国刚刚出台了《深海法》,这使我们的祖国所有自然人或者单位走向大洋科考有了法律支撑,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深海的法律。国际海底是人类的资源宝库,从陆地走向海洋这是国家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我们的祖国经济逐渐发展的前提下,我们有能力进行大洋科考。大洋科考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人类为揭示大自然科学而进行的探索。因为远洋是人类涉及最少的一个地方,所以说进行远洋探索,也还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星球——地球,并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此次进行大洋科考,其实是探索1万平方公里的活动区。这个活动区是我们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一个合同科考区,最终,这1万平方公里将有75%提供给联合国,为全人类共享。这也将是我们的祖国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是非常有意义的。

  9、2017年2月16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啥,“小黄鱼”?这是啥东东?速速围观,听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为你揭秘第二航段的科考事宜。

  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我们这个航段总共设计了40天时间,在海上的上班时间是35天。

  记者:对于刚刚结束的第二航段,您觉得有哪些科学重大发现可以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

  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这个航段的任务之一是验证水下机器人,这是我们的祖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我们叫做“小黄鱼”。这个航段我们一共完成了大约160平方公里的水下探测,对活动区的矿区异常探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0、2017年2月16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西南印度洋缘何成为科考“香饽饽”?】近年来,西南印度洋正慢慢的变成为海洋强国竞相角逐的“新战场”,这片广袤海域从未像今天这般热闹过。她究竟有咋样的魅力?快来,一起听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为你解答。

  记者:近年来,西南印度洋慢慢的变成为各海洋强国竞相追逐的“新战场”。大家为何将目光聚焦在这块海域呢?

  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你说得很对。印度洋,尤其是西南印度洋,是最近几年来才成为各个国家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一个地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远,各个国家以前都是在就近的洋脊或大洋进行探测,这里的相对位置比较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在2007年来到印度洋调查之后,发现了第一个位于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活动热液区,这有很强的科学意义,也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和科学家的关注。自从我们得知这个超慢速热液区后,各个国家都纷纷来此,包括英国、美国、日本都来这个地方进行探测。去年我们执行科考任务来到毛里求斯,就同时发现有四个国家的调查船在这里执行科考任务。

  11、2017年2月17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揭秘科考船上的“闺房”】传说中金记者的“闺房”长啥样?赶快点开视频,一睹为快吧!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昨天看到直播平台上有人留言,询问船上的住宿情况怎么样?现在先到我的房间,咱们一起瞧一瞧吧。

  一进门右手边这个房间就是洗手间。目前来看,洗澡还是可以的,至于开船后还能不能每天洗澡这就不得而知了。在卫生间旁边的是我们的鞋柜,再往里走是一张书桌,紧挨着书桌的是一个衣橱,还有一张高低床。下面这个小窝就是我的床铺了,虽然有点杂乱,但是总的来看还算温馨吧。

  12、2017年2月17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科考船上的90后小美女—常丁月】噔噔噔噔噔噔,住在金记者上铺的四川妹子闪亮登场啦!快听听她跟此次大洋之旅的故事吧。单身的男同胞们注意喽,视频末尾有彩蛋!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沈慧。作为第三航段上仅有的两位女生,除了我,另外一位就是住在我上铺的一位四川妹子了。现在有请我们这位小美女闪亮登场。”

  常丁月:“经济日报的读者大家好,我是常丁月。我来自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专业是地球物理专业。”

  记者:“船上很辛苦,你看起来比较单薄,是什么吸引你来参加这次大洋科考的?”

  常丁月:“人生中有一些事是你可能只能经历一次,但是你却很需要去经历的。这次大洋科考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次机会。当我知道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想着我一定要来参加这一次科考活动。”

  常丁月:“主要是负责安放仪器,测试海水的温度、纯度,还有就是一些机动的安排,比如说记录工作等。”

  常丁月:“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可能对于海洋是陌生的。这是我第一次登船,包括它的一些设施对于我来说还蛮新奇的。我现在正处于不断去认识的过程。”

  常丁月:“之前跟第二航段交接的时候,发现每个航段都有它们的任务,我们这个航段也有我们的任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一项任务是由所有人合作完成的,在合作中你们可以收获很多东西。不管是友情、亲情,还是任务上的,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收获。”

  记者:“八卦一下,就是说你现在还是单身?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理想型是什么?”

  常丁月:“可能就是对于感情这件事情,在我的感情观上,谈恋爱和结婚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对于我未来的伴侣我觉得我对他的要求就是我希望他能够学识渊博,然后很有想法,我觉得这一点对我来说就已经够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跟我三观契合吧。我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他能是一个百科全书类型的灵魂伴侣。”

  13、2017年2月19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小黄鱼”的“生父”】来自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赵宏宇,是第二航段的一名科考员,也是无人潜水器“小黄鱼”的副总设计师,第二次参加大洋科考的他,今年在“向阳红10”船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记者:“那对于刚刚结束的第二航段,您觉得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呢?您能给我们回忆一下吗?”

  14、2017年2月19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走,到西南印度洋“淘宝”去!】经过短暂的任务交接和靠港补给,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任务的“向阳红10”船今天14时许将踏上第三航段的征途。这一次,科考队员们的目标是什么?有请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为我们做下简单介绍。

  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经济日报的读者,大家好,我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邓显明,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我们现在停泊在毛里求斯路易港,即将前往西南印度洋开展第三航段的工作。本航段的主要任务是履行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执行勘探任务。

  本航段工作的主要亮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西南印度洋的硫化物勘探合同,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我们的祖国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二个就是本航段采用的重大装备全部都实现了国产化。

  15、2017年2月19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马上开船了!】随着出发的时间一点点逼近,平时有些安静的船舶驾驶室突然紧张了起来。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记者沈慧,现在我所在的地点是位于毛里求斯西北海岸的路易港,现在的时间是毛里求斯时间14时许。经过短暂的补给和任务交接,现在船正缓缓驶离路易港,前往一千多海里外的西南印度洋作业。船长吉祥介绍,船将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前进,预计抵达作业点为24日上午。

  16、2017年2月19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出发,向着大洋深处挺进!】

  记者:经过短暂的任务交接和停港不给,现在“向阳红10”船正缓缓驶离路易港,前往一千多海里外的西南印度洋作业。根据船长吉祥介绍,“向阳红10”船将以每小时12海里的速度前进,预计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为当地24日上午。茫茫大海之上,科考人将要经历怎样的大洋之旅?他们又会有哪些新发现?所有您想知道的,尽管来提问,经济日报 “大洋科考40天”直播栏目,将努力为您提供更精彩内容。

  18、2017年2月19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茫茫大海,如何逃生】圆满完成科考任务是大洋科考的“重头戏”,但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同样很关键。印度洋时间2月19日16时许,“向阳红10”船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逃生大演练。关于海上逃生,你了解多少?“向阳红10”船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逃生大演练。关于海上逃生,你是否了解,赶快点开视频学习下吧。

  19、2017年2月20日 #大洋科考笔记篇#【有一种眩晕叫天旋地转】眩晕,是很多“新大洋”在走航中遭遇的第一个考验。虽然出发前,早已有“经验人士”提醒“买好晕船药”,不过,待“向阳红10”船渐渐驶向大洋深处,你会发现,这些善意的提示对于减缓晕船效应几乎无济于事。

  头痛欲裂,脑袋像炸开了般,胃里有如翻江倒海,直想吐,这是记者的最大感受。唯一奏效的方法似乎是安静地卧床休息,但即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你也能时刻感受到身体随着船的剧烈摇晃在有节奏地律动,整个人时刻在“天旋地转”。“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兄弟们,挺住”“本人已躺”,随着船颠簸得越来越厉害,在第三航段科考人员的微信群里,大家开始默默发信息互相鼓励。

  20、2017年2月20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晕船也是种人生经历】“新大洋”中,90后常丁月算是个例外。看起来有些单薄的她,眼瞧着别人晕得七荤八素,竟忍不住有些羡慕。“人生第一次出远海,晕船也是种经历”,她笑着调侃,或许是从小练过舞蹈平衡感较强。她的父母则在微信中跟她打趣,“因为经历过大地震,有了‘抗体’。”不过,没犯头痛的她却感觉胃一直不舒服,甚至吐了一次。

  21、2017年2月20日 #大洋科考随笔篇#【有一种行走像在跳舞】除了头晕、胃口不佳,在船上行走也成了一件颇为困难的事:随着船左右摇摆,身体仿佛失重一般,会突然不受控制地小跑起来,也会打醉拳般S型前进。难受是必然的。当天晚上9点左右,平时有些热闹的楼道突然陷入一片静寂。很多人干脆选择躺在床上当起了“树懒”,他们渴望着能够赶快入睡,暂时摆脱眩晕的困扰,舒服一点。不过对记者而言,这一想法有点太过“奢侈”。身体随着船的大幅摆动不停摇晃,最终翻来覆去近5个小时实在睡不着,干脆斜倚在床上看起了小说。真心希望:可爱的船啊,请你温柔些!

  22、2017年2月20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让我们“尽情摇摆”】“感觉像在跳舞!”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苏光华是第一次参加大洋科考,吃过晚餐想要送回餐具的他,忍不住“尽情摇摆”后,只能扶着桌子缓慢行进。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今天天气其实还算不错,海况也还可以,只是我们在顶涌,所以比较颠簸。”年轻而富有经验的三副赵遵涛说。几年前,一位曾参加过大洋科考的经济日报前辈透露,在“向阳红09”船上,有位科考队员大风天在甲板上摔了一跤,直接就休克了,好在科考船即将返程,几天内到港就医,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视频: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苏光华在食堂里走路不断摇晃、尽可能保持身体平衡的场景。

  23、2017年2月21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科考船上的厨房长啥样?】“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海上生活本就十分艰辛,要如何确保科考队员们既吃得好,又吃得营养?我们的厨房虽小,却也一应俱全哟。走,跟着镜头到厨房去看看!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现在是印度洋时间早上6时许,现在距离“向阳红10”船驶离毛里求斯路易港已经差不多40个小时。马上就要开饭了,咱们的大厨为船上的科考队员们准备了什么样的早餐?走,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咱们去看看!

  现在我左手边是两台煮稀饭的锅,锅里正在沸腾的是大厨早上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黑米粥。这个是烤箱,专门做烤饼的。大厨今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了,他正在为我们准备早饭。这个是是面条,抻面。这是冰箱,主要放一些肉食品。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台子上放着的是刚才做好的包子和面包,刚才大厨介绍说包子是猪肉馅的。这边是米饭、咸鸭蛋,还有一些已经切好的姜和蒜。在冒着腾腾热气的是蒸锅,主要用来蒸包子、蒸馒头之类的。右边这个圆筒是平时主要用来烧汤的机器。再往前看,这个是炒菜的。镜头左边这个是消毒柜,旁边是更大的消毒柜,用来给碗筷消毒。这边是洗漱台。怎么样?我们的厨房还是很阔气的吧。

  24、2017年2月21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见奶奶最后一面”】来自海洋二所的张登,今年32岁,在船上主要负责维护科正常运行的他,因常年出海在外皮肤晒得黝黑。他告诉金记者,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见奶奶最后一面”。那是2016年10月,张登正跟随大洋科考第40航次执行B航段任务,返航途中,听闻远在万里之外的奶奶不幸去世,他只能躲在房间里暗自悲伤落泪。他说,从小跟奶奶一起长大,若时光能够倒流,他想呆在家里陪奶奶度过最后的时光。

  来自海洋二所的张登:经济日报的读者好,我是张登。我参加了很多大洋科考航次,在这些航次中,让我最难忘的一次是在第40航次B航段。当时在距离航段结束还有10天的时候,我不幸听到奶奶去世了。听到消息之后,我心里特别的悲痛,几乎是一夜不能入睡、不能吃饭,就盼着能早点回家看下奶奶。当时在海上也没有办法,因为条件有限,不能及时的赶到家里,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抹眼泪。其实出了这么多次海,了解的也比较多。像这种情况,周围很多同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家里亲人去世或者老婆生孩子,都不能陪在身边。我觉得,要为大洋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有些事情也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25、2017年2月22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船上来了“歌唱家”!】通讯不畅、连续漂泊、举目望不到尽头的蓝色……大洋科考听起来很美,但长时间漂在海上,却是单调乏味至极。除了工作,大家如何消遣?这不,吃过晚饭,几位帅哥相约一展歌喉啦!你觉得谁唱得更好些呢?

  26、2017年2月22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全球油气勘探正迈向深水区】来自中海油的张功成教授介绍,在业界,0到300米叫浅水区,300米到1500米叫深水区,1500米以下则称之为超深水区,目前全球深水地区探井已达到0.3163万口。不过,科学家们认为一旦超过300米,油气开采就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开采工艺将难上加难,而且开采成本也将极大提升:在美国打一口深水油气井成本大概为6亿美元,在国内则要2亿美元左右。

  来自中海油的张功成教授:全球陆地上大规模的油气勘探是从二战以来开始的。二战以后,随着各个国家的重建、技术的进步、汽车和航空的普及等,全球对石油的需求量剧增。全球的陆地,特别是北半球,经历了高强度的勘探,勘探不仅走向浅水区,也在走向深水区。走向深水区,就是指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四大洋领域发展。

  这一张图片是1901年到2008年之间全球钻探的情况。在海上或者油气行业,钻井是最能表明工作量的,因为80%的钱都花在这上面。

  从这张图里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全球探井数目达到了23万,其中浅水区将近3万口,深水区达到3000多口。深水区的一口井在国外的成本大约是六亿美元,在国内也要两亿多美元。所以说,深水井虽然少,但花钱是巨大的。图上黄色的部分是陆地的勘探情况,也就是探井工作量。从1955年到1961年,再到1988年之间,这个时期是钻探的高峰。在浅水区这部分,1982到1985年是钻探高峰。深水区的钻探高峰是在2000年以后,这个时间段呈波浪状变化。

  我们再来看全球的新增储量,陆地的高峰跟钻井的工作量是对应的,从全球来讲高峰主要出现在1964年、1968年、1972年。其中,浅水区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段时间达到高峰;深水区的储量增长则主要在这一段,这段时间内新增储量虽然不多,但是主要源于深水区的增长。

  27、2017年2月22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甲板上的大演练】“向阳红10”船走航期间,除了每日定期召开业务培训,“实战”方面的演练也是必修课之一。印度洋时间16时许,一场关于电视抓斗收放的演练拉开了序幕。

  28、2017年2月23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把胃吐空了,世界就会变得美好起来】走航已是第四天,来自北京大学地质专业的博士程鹏是“新大洋”中第一个“倒下”的,也是目前为止晕船晕得最“凶”的:迄今,除了去卫生间,这位来自河南焦作的帅哥从未下过床,更不要说吃一顿完整的饭了,即便开口说话,现在对他而言都是一件颇费力气的事。不过他说“把胃吐空了,世界就会变得美好起来”。加油,程鹏,大家等着你满血复活!

  视频:来自北京大学地质专业的程鹏博士因为晕船卧床休息,科考队友前来看望的场景。

  29、2017年2月23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科考船上来了位“不速之客”】窗外正在下雨,吃过早饭正在房间看书,同行的苏光华老师忽然来敲门。原来在驾驶台,他发现了一位突然造访的“客人”——一只尖尖嘴巴、通体雪白的鸟儿。船上有人说,或许是信天翁,因为其他鸟儿没有这么好的“体力”飞到大洋深处。博学多识的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也顺便给金记者科普下。

  30、2017年2月24日 #大洋科考知多少#【“海上王国”淡水哪里来】海上生活离不开淡水,可每个航段动辄在海上航行40余天,这么长时间如何保证淡水供应?“向阳红10”船船长吉祥介绍,船上设有3个水仓,一个饮用水水仓,两个淡水水仓,此外还有海水淡化设备。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前,“向阳红10”船提前储存了200吨淡水,其中饮用水80吨。更多详情,一起跟随金记者到淡水储藏室看看。

  “向阳红10”船船长吉祥:“向阳红10”船的淡水仓一共分三个仓:左、中、右。右边淡水仓主要是饮用水仓,它的总仓容是80立方,这种水的来源主要是每次靠港从岸上补充新鲜的淡水。中仓和左仓是我们的生活用水淡水仓,两个仓的总仓容是200立方。因为我们船上人员配备比较多,现在淡水总仓容只有280立方,仅仅船上补充的淡水并不能满足船员在海上的生活用水,所以船上还配备了两台造水机。一个是真空造水机,另一个是反渗透造水机。造水机造的水主要用来补充到生活用水淡水仓,可以用于洗漱等,而不用于饮用,因为饮用水的要求更高一点。

  来这边我们看一看,这个就是我们的淡水中仓,仓容是120立方;左边就是生活用水淡水左仓,也是主要是用于生活用水。所以平时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补充的淡水就是主要补充到这两个仓里面。根据我们在海上用水的消耗情况,由大副和二副人两人共同商议决定开两台造水机,还是开一台造水机,以保证海上科考队员的生活用水得到充分的保障。

  31、2017年2月24日 #大洋科考风景篇#【淘气的海上精灵】现在是印度洋时间早上,外面的天气有些阴,淘气的海上精灵们却在嬉戏打闹,玩得不亦乐乎。

  32、2017年2月24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听说,刚刚从海底抓取了两样宝贝!】经过5天的走航,印度洋时间2月24日,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任务的“向阳红10”船顺利抵达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成功下放深海海底采样设备——电视抓斗,并获取有孔虫砂等大量样品。走,跟随记者的镜头到首席科学家助理吕士辉老师那一睹为快。

  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吕士辉:今天上午的抓斗作业是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抓斗的第一次作业。今天因为水深比较浅,所以抓斗上来的也比较快。今天整个的作业比较顺利,一方面是海况比较好,另一方面是选择的位置地形比较适合进行抓斗作业,所以我们很快的就结束了采样作业。这次抓到的样品主要是灰白色的有孔虫砂,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有孔虫壳体的一些钙质生物碎屑。它的上部有一些黑色的玄武岩碎块,表面已经受到海水蚀变,大概有2到3毫米厚。这就是咱们这次获取的岩石样品的主要类型。

  33、2017年3月9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对付晕船,这些小妙招你知道吗?】3月的西南印度洋已经入了一年中的冬季,由于风暴时来时去,4500多吨级的“向阳红10”船经常摇晃得东倒西歪。每天在船上“荡秋千”,滋味不太好受。听听随船医生有什么妙招。

  随船医生:晕船是一种常见的航海性疾病。在我们坐船的时候,由于船摇晃、颠簸、旋转,导致我们内迷路神经受到急性损伤,因此容易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一个人的精神因素,比如过分紧张、饥饿、过度疲劳、吃饭吃得过饱、高气压、闻到难闻的气味等,也会诱发和加重晕船病。

  晕船病轻一点的话只是感到轻微头晕,稍微严重一点的就会恶心、呕吐,而比较严重的除了恶心呕吐以外,还会引起体温降低、脱水等。关于应对措施,最好是保证休息,再就是对症治疗,比如服用一些晕船药物,还有就是服用一些话梅、陈皮、生姜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缓解晕船。另外,要去除掉一些诱发因素,要保持舱内通风,保持新鲜空气,降低噪音和震动。我们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要清淡、营养、容易消化。

  34、2017年3月10日 #大洋科考随笔篇#【印度洋上的青春】海天一线,远处的惊涛骇浪如万马奔腾,不断追赶着大船。当作业区逐渐被台风ENAWO占领时,“向阳红10”船正紧急东行,赶往400海里外的海域避风。3月 10日,距离从毛里求斯起航已是第20 天,科考船上的60多名船队员还将继续在西南印度洋上颠簸近20 天。迎着海风,伴着海浪,忍受着单调乏味的海上生活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他们正以海为梦,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深情书写着中国深蓝。

  35、2017年3月10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印度洋上的“两会”时间】当首都北京正处于“两会进行时”,万里之外的西南印度洋上,一群“大洋人”正24小时不间断地科考作业。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建设海洋强国”,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说,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水走向深水,这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角,着眼于深海大洋,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乎没有涉及与海洋相关的内容,十二届会议以来逐渐出现了海洋强国等方面的阐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的日益重视。

  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海洋科学技术是展现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十二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鲜有见到和海洋相关的字眼。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大家可以逐步从政府报告中解读出来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我们国家对海洋方面的研究考察,以及与国家相关的海洋权益越来越重视了。

  36、2017年3月13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海底竟是这样子滴!】三分之二的地球被海洋覆盖,脚底下那片波涛汹涌的世界究竟是何模样?“千里眼”——深海摄像拖体跟随“向阳红10”船以1.0节/时的航行速度,开始了又一段海底旅行:在实时传回的摄像画面中,2000多米的海底是永恒的黑暗,但有白色的怪鱼,抑或“张牙舞爪”的海胆突然闯入镜头,随即离去……

  37、2017年3月14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这块黑黢黢的东东,你认识吗】印度洋时间3月13日晚,“向阳红10”船上的科考队员们从水深2000米的海底“捕获”了一堆黑黢黢的东东。科考队员任江波介绍,这是广泛分布于海底的枕状玄武岩,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黑色铁锰结壳。

  科考队员任江波:这块岩石是我们刚从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大概2000米水深的地方抓上来的岩石碎块。这块岩石的表面是黑色的,有一层薄薄的黑色的铁锰结膜。岩石它本身是一种灰黑色的岩石。它是比较新的一种岩浆喷发,也就是比较新鲜的玄武岩,但是从它的表面颜色来看,还是略微有点色变。玄武岩是洋中脊比较常见的一种岩石,在这个区域还发育很多有孔虫砂。我们可以看见,岩石经过淘洗以后有孔虫砂已经很少了,但是表面上还是有一些砂质的东西,这就是有孔虫砂。我们已经在显微镜下进行了拍照。

  38、2017年3月16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走,跟着帅哥一起探访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向阳红10”船上,一间实验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及各种精密仪器。它们都是些啥东东呢,又有何用?走,一起跟随同济大学的这位“小鲜肉”瞧瞧去。

  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海水的pH值和碱度可以反映当时在那个水位上氢的浓度以及它的氧化还原的进度。再往这边走,这边是一台溶解氧测定仪,它是用来测量海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溶解氧的含量可以反映当时在不同深度上生物量的多少。大家也可能听说过这么一个术语,就是最低含氧带,指的是在海水几千米深度以下存在的一个氧含量缺乏的水层,可以反映当时海水中的含氧浓度。我们可以通过这台溶解氧测定仪来进行测量。

  39、2017年3月16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涨姿势啦】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介绍,溶解氧测定仪仪,是用来测量海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通过对其分析可以了解当时在不同水位下生物量的多少。

  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这边是我们日常进行水化学实验所采用的一些仪器设备。这个是一个过滤器,它分为上面的过滤杯、放置滤膜的支架以及底瓶。我们日常需要过滤海水表层以及浅水层200米的很多参数,比如说叶绿素。这边都是过滤所需要的一些仪器。

  40、2017年3月16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原来,海水过滤器的作用是这样!】唐威介绍,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这片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则可以反映出这片海域微生物的的多少。

  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这些是日常过滤所必须的一些仪器和设备。这是一个玻璃过滤器,它分为过滤杯、滤膜支架和下面的底瓶。过滤的时候只需要把海水倒在里面,然后中间安装一个滤膜就可以了。这也是一个过滤器,与上一个不同的地方在于中间放置的滤膜的孔径不一样。这个过滤器过滤的是DNA样品和叶绿素样品。我们过滤得到的叶绿素样品主要是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以及当时这个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多少。

  41、2017年3月18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那些“我们”想说的线”船就要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港码头了,日子一点点逼近,想家的念头却愈发强烈。科考队员宋帅说,此时想念老爸老妈,还有她未来的媳妇;船员吴伟国说,出海已7个多月,最大的遗憾是前几天爷爷去世未能如愿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

  科考队员宋帅:这是我跟随大洋科考第43航次出海的第120天。已经连续两年在海上度过春节了。现在特别想家,想我老妈,想我的家人,想我未来的媳妇。不知道你们好不好?我现在回家心切,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非常想回去。现在我的身体很好,工作也很好,工作任务也快结束了,再有半个月我就回家了。非常想念你们!

  船员吴伟国:我都出来几个月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回去。如果可以的话,我会选择换一份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太不着家了,天天在外面飘着。对于我们这种“小年轻”来讲,觉得有点浪费。这一次很遗憾的是,因为出海没有见到我爷爷最后一面,感觉自己特别的不孝顺。

  42、2017年3月19日 #大洋科考风景篇#【粉蓝粉蓝,美得如同童话般的天空,你一定没见过】

  43、2017年3月19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来自山东东营的赵遵涛,是“向阳红10”船上的三副,去年11月科考船从浙江舟山起航他就登船。如今,在船上已呆了4个多月的他还要继续在海上漂泊4个多月。这么久出海在外,现在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老爸老妈。

  科考队员赵遵涛: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接近尾声了,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点伤感。刚刚认识的一批人马上就要下船了,祝他们下船之后一路顺风。愿他们永远记得在船上的这一段时光,希望新上船的队员能够开始一段欢乐的旅程。在这里,我想向我的家人问一声好,希望爸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44、2017年3月19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在“向阳红10”船上主要负责海洋生物化学方面的实验。第二次参加大洋科考,还要在船上再呆一个航段(50天),这个90后“小鲜肉”开始有些想念家里的亲人,让他一起惦记的还有美味的烤鸭。

  来自同济大学的唐威:经济日报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唐威。现在距离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出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整个航段时间已经过半。我想谈一下我目前的一些感受。在船上我遇到了很多朋友。我觉得大家能从全国各地相聚到毛里求斯,来到“向阳红10”船上,是一种缘分。我特别珍惜这段缘分,大家每天在一起共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分享身边的快乐,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认为这次大洋科考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回忆和经历,它让我得到了成长,让我学会了分享,让我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让我把身边的快乐也带给大家。另外,我想对远在中国的父母、姐姐和爷爷奶奶说一声:我在这边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最后一句,我想吃烤鸭!我想回到祖国大吃一顿,谢谢!

  45、2017年3月20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周红伟,今年出海时,儿子还不满3个月。如今,第三航段眼看就要结束,对家的思念日益浓烈的他却还要在海上再呆一个航段。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周红伟:爸妈、宝宝、老婆,你们好。我在这艘船上呆了已经快一个月了。希望你们在家里过得健康、快乐、幸福。我还有50天左右才能到家,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团聚了。我在船上过得很好,会努力工作、快乐生活。

  46、2017年3月20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茫茫大海之上,动起来!】茫茫大海之上,如何锻炼身体?有时,吃过午饭或晚饭,大家会相约一起到地下室跑跑步、做做仰卧起坐,有时也会三五个人到前甲板,跟着摇摆的船一起走走路,玩玩花样锻炼。

  47、2017年3月21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来自国家海洋局二所的张元元,老家在安徽,已是第二次出远洋的他,对于外人眼中“高大上”的大洋科考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挑战与美好共存”。他以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举例,由于恰处夏秋之交,“向阳红10”船先后三次受到强台风的侵扰。除了恶劣的海况,长期远离家人、远离陆地,也让他格外惦记家里的父母与温柔体贴的女友。

  来自国家海洋局二所的张元元:经济日报的读者,大家好,我叫张元元,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我老家是安徽的。我参加了第43航次第三航段,目前已经完成了30多天的科考任务。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大洋航行任务,本航次我担任的是装备助理职务。对大家来说,大洋科考是一个比较“高大上”或者比较“神秘”的词汇,作为一个海洋工作者,我有一些体会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洋科考对我们的装备等各个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任务的顺利完成,包括海况、恶劣风暴、船体的保障以及设备的故障等,所以海上作业也是比较容易遇到突发性的事件。我觉得如果我们在海上作业,安全是第一位的,在安全为第一位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话,任何困难我们都会有能力去化解并解决它。

  在海上作业,一方面比较辛苦,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要远离家人、远离陆地。虽然目前海上的基本设施,包括通讯方式都挺好的,但是相对陆地上而言,在饮食上和生活上都略显得枯燥和乏味。时间长的话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但是在海上你可以找到一个非常清静、优雅的环境,并且可以享受到别人看不到的美景,这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 因此,这一点又令人非常的向往。

  想对家里人说的话,就是想表达一下歉意。因为确实是没办法,每次从杭州出来,一般都是两个航段,基本上都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想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在家辛苦了。还有就是对我亲爱的女朋友说:你也在家很辛苦,希望你不要挂念我,我很快就回来了。最后预祝我们这个航次能够圆满结束,谢谢。

  48、2017年3月24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这不是我的处女航,”来自国家海洋局二所的蔡巍是个年轻的“老大洋”,2013年首次参加大洋科考,这已是他的第八个航段。虽然没有跟随“蛟龙号”一起下潜,但他有幸见证了其第100次下潜的过程,倍感光荣。

  来自国家海洋局二所的蔡巍:其实这不是我的“处女航”。我参加大洋科考是从2013年开始的,这是我的第8个航段。我上过“大洋一号”,还上过“蛟龙号”的母船。虽然没有随“蛟龙号”一起下潜,但是见证了“蛟龙号”第100次下潜的艰难过程。我觉得大洋科考是一件非常光荣的、有历史使命的事。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为祖国的大洋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9、2017年3月24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苏光华:退休前,他申请再跑一趟远洋】与海结缘40余年的苏光华,今年9月份退休,结束工作生涯前,他跟单位申请再到远洋看一看。拉缆绳、记班报、组织活动……转眼,40天的海上生活即将接近尾声,这位“向阳红10”船的“大家长”有些恋恋不舍。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苏光华:大家好,我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苏光华。这一次能和大批的“80后”、“90后”一起参加43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我感到很荣幸,也很珍惜。因为这是我从事海洋工作40来年的最后一次任务,也是退休前最后一次参加大洋科考。对我来讲这非常难得,我也很珍惜。因为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出海多次,但是像这样的远洋还是第一次。我深深体会到咱们搞海洋的在各方面都不容易,我们这一次虽然在各方面进展都还比较顺利,但也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没记错的话,这次旅程我们遇到了三次台风,很多船员都晕船了,但是这没有影响工作,没有影响任务的完成,我很为这些年轻人感到自豪。

  一晃,转眼已经一个多月了,距离我们这一航段结束已经没几天了。总的来说,我的心情是激动地,这是因为任务完成了,可以很快登岸了,终于可以结束了那种“摇篮生活”,因为在船上摇摆得确实很厉害。当然,也有一点依依不舍,因为,这毕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这样的工作。我也希望咱们下一航段的同事能够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海洋精神,能够顺利完成下一航段的各项任务。我相信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更好。谢谢大家!

  50、2017年3月24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那些我们想说的话】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刘为勇,已是个资深的“老大洋”,在“向阳红10”船上,年轻的他主要负责将从深海海底打捞上来的“宝贝”管理好。

  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刘为勇:Hello,大家好。我是第43航次第三四航段的样品管理员。今天天气不错,天蓝水蓝,大家都很开心!

  51、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任江波的“小目标”】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任江波,是个85年的大男孩。曾去太平洋参加过大洋科考的他,这次来到西南印度洋,为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弄清海底的铁锰结壳的“家底”!

  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任江波:要返航啦!作为一名从事海洋地质研究的人员,这次返航也没什么激动的。不过,这次有一个比较大的收获,就是我在印度洋发现了铁锰结壳,这与我在太平洋科考调查时发现的有一定的区别。我未来的目标是对海底的铁锰结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大量的文献,我把研究它们作为自己的“小目标”。

  52、2017年3月26日 【返航啦!】经过数十天的紧张作业,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任务的“向阳红10”船踏上返航路途。根据计划,科考船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的时间为27日早上。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现在是印度洋时间早上10时许,经过数十天的紧张作业,执行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队员已顺利完成了本航段的科考任务。现在“向阳红10”船正在返航途中,预计我们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的时间为27日早晨。关于此次大洋科考,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继续关注经济日报直播平台。

  53、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年轻的“老大洋”】在“向阳红10”船上,85年的吴伟担任大副一职。虽然年纪轻轻,他却已是个资深的“老大洋”。2006年5月,在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个岛国登船,吴伟懵懵懂懂地开始了人生的处女航。如今转眼10多年过去,这位年轻的大副已跨越大半个地球,除了问候家人,他说想祝福即将开始的第四航段科考顺利!

  大副吴伟担:大洋科考第43航次的第三航段即将结束,预祝第四航段和第五航段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国家的科考任务。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回国,最后也向家里的父母、老婆和女儿问候,祝他们一切都好。

  54、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陶卓:虽然很想回家,但还要在海上继续漂泊】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陶卓,在此次科考任务中主要负责化学传感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并对其数据进行处理。第三航段眼看就要结束了,已经在海上漂泊了40天的他,虽然很想回家,但还要继续留下来继续执行第四航段的科考任务。

  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陶卓: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陶卓,很高兴能够随“向阳红10”船来到西南印度洋进行大洋科考。我在船上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化学传感器的设备维护工作,然后对它的数据进行处理,这个化学传感器主要探测海水当中一些化学成分的异常。为什么要探测这些异常呢?是因为我们想寻找海底热液喷口附近的矿物质。我的工作就是对传感器设备进行维护,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分析海底存不存在一些异常。

  我们的第三航段现在已经结束了,现在马上要靠岸到毛里求斯的路易港。靠岸之后,我们会补给几天,之后就会开始第四航段的工作。在此我要祝福:在第三航段结束后马上就要回国的这一批队员,祝你们顺顺利利回家。虽然我也很想回家,但是我还有一个航段的工作任务,还要再等50天。借此机会我也恭祝我们第四航段的队员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工作,也祝福“向阳红10”船能够顺利完成这次科考任务。也祝福大家事业蒸蒸日上,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这次科考任务。谢谢!

  55、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不用饵料也能钓鱿鱼?速速看过来!】听说“向阳红10”船后甲板上又有船员在垂钓,金记者忍不住好奇前去凑热闹。其实,钓鱼的工具很简单,就是一根长长的细线,鱼钩上绑个荧光棒。船上的科考队员解释,之所以选择在天黑“作案”,是因为鱿鱼喜欢趋光。怎么样,下次出海你也记得带个荧光棒,尝试下吧。

  记者:大家好,我是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沈慧。听说前甲板又有人钓鱿鱼了,记者我忍不住前来围观。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的桶里的两条鱿鱼,大概有5到10公斤左右的样子,钓鱼需要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根长长的细绳,鱼钩上绑个荧光棒。船上的科考队员解释,之所以选择在天黑“作案”,是因为鱿鱼喜欢趋光。

  56、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电法探测仪海底“探宝“记】检查设备、维修电池、连接线缆、拧紧最后一颗螺丝……一切准备就绪,印度洋时间3月18日12时40分,通体洁白的电法探测仪缓缓下放至2000多米的深海。电法作业负责人李锋介绍,此次作业主要是利用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周围岩石的电性差异,对已知的硫化物矿化区进行初步勘探。简单说,就是评估该区域的多金属硫化物的富集、埋藏深浅等情况,更好指导下一步的勘探。

  “老大洋”李锋:这套设备可以方便、快速“探宝”,此次电法勘探主要是利用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周围岩石的电性差异,对已知的硫化物矿化区进行初步勘探。多金属硫化物的电导率比海底周围沉积岩的电导率要高。这套设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线圈拖体,一是仪器拖体。两个拖体在水下有40米长的间隔,这主要是为了隔绝仪器上的拖体对线缆的影响。此次探测,简单说,就是评估该区域的多金属硫化物的富集、埋藏深浅等情况,更好指导下一步的勘探。

  57、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发现篇#【他们都干了些啥?】历时近40天的第三航段已进入尾声。在茫茫大海上颠簸的这段时日,来自祖国各地的63名大洋人都干了些啥?听听首席科学家邓显明咋说。

  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历时一个多月的第三航段已接近尾声,在茫茫大海上颠簸,大家都很辛苦。2月19日下午,科考船离开了毛里求斯路易港,经过了数天的奔波,在24日上午抵达第一个作业区。大家都知道,这个航段因为海况不是很好,避风期间很多人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船上39名科考队员分成4个小组,24小时全天候作业,从大洋洋底“捕获”5000多公斤岩石样品和沉积物,发现两个热液异常区。

  58、2017年3月26日 #大洋科考生活篇#【科考作业?也要“看天吃饭”!】2月下旬,南半球恰逢夏秋之交,我们的作业区地处西风带边缘,时来时去的风暴导致的剧烈摇晃,让每个人的行走像在太空舞步,也给科考作业带来诸多不便。

  船长吉祥:我们在前两个作业区时,因为受到信风带的影响,风浪比较大,对我们的海上作业带来很大不便。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次海况恶劣,但我们的科考队员克服了晕船的困难和生活上的不便,顺利完成了这一航段的任务。

  59、2017年3月27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老大洋”顾春华:“欠你们的,回家补偿!”】第一次登上“大洋一号”科考船,除了好奇,带给顾春华的更多是失望:斑驳的甲板,除了进口的多波束地形探测系统等少数船载设备外,大多数是简陋的拖网、多管取样器和重力柱取样器等简陋的调查设备,和“先进”两个字完全不沾边。“我是不是来到了一个破旧的机械加工厂?”他一度怀疑。如今斗转星移,这位昔日的“小顾”已成为“向阳红10”船上诸多年轻人口中的“顾老师”,他说他将在远征大洋的路上一直奋力前行,直至退休,而长期出海亏欠家人的,“回家补偿!”

  “老大洋”顾春华:我从2001年开始参加大洋科考,到现在差不多有17个年头了,可以说,我见证了大洋科考的发展壮大。2001年,我当时还在学校没有毕业,那时因为海洋人才极度紧缺,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我被紧急招录,加入了大洋科考的队伍。这是一个偶然,由此我也与大洋科考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的大半个青春都与大洋为伴。多年出海,我的一个体会是:无论是海洋科还是生活条件,现在都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改善,与2001年那时的状况相比,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应该是日新月异。当时,船载设备基本是进口的,那时基本没有电子化设备,可以说非常的简陋,那一代的“大洋人”也非常艰苦。而那时,海洋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费的投入也有限。这次出海,我主要想熟悉大洋科考的一些最新进展,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且是名校学生非常有兴趣加入大洋科考队伍。俗话说,“一个人出海,全家人出海”,海上的生活毕竟枯燥,好在现在有了网络。在其位谋其职,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在海上就要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对于我出海,我的爱人早已习以为常,我的女儿每天会问我,“爸爸你每天在海上吃什么?”“睡得好不好?”“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啊?”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大洋,我还会再来的,对家里人我想说,“欠你们的,我回家补偿。”

  60、2017年3月27日 #大洋科考人物篇#【张功成:“究竟怎样的国才是海洋强国?”】来自中海油的张功成,是第一次参加大洋科考,海上漂泊40天,这位石油方面的专家对于海洋强国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新形势下如何更科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是摆在现实面前的一道难题,以石油开采为例,目前海上石油开采已跨入了浅水和深水并举的时代。

  来自中海油的张功成:我是来自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张功成,很荣幸这次参加大洋科考,在首席科学家和船长的领导下,这次大洋科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于我个人来讲,有这么几点体会。一,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是海洋强国?站在印度洋向东看,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往北看,有印度、孟加拉,还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当年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再往西看,是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国家。英国,是第一个真正受惠于全球海洋霸权的国家。换句话说,走向海洋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二,新时期不再可能通过掠夺的方式实现海洋强国梦,如何和平开发利用海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海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现在油气开发已经进入浅水、深水并举的阶段,潜在的资源——可燃冰即将进入试采阶段,如果试采成功,这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个重大利好消息。三,随着陆地上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人们把注意力移向海洋,目前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今后,我有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加强海洋装备的建设;二,继续提升海洋勘探能力,培养一支成熟的队伍;三,进一步加大海洋科考力度,希望更多高水平人才深入一线,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61、2017年3月28日 #【我们回来啦!】中国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结束了,这是一段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大洋科考仍在继续,金记者为你们送上满满的祝福!再见,毛里求斯路易港!再见,向阳红10船!再见,可爱的队友们!

  记者:现在是印度洋时间早上7时许,根据任务安排我们执行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船将于9时许停靠毛里求斯路易港,进行物资补给和第四航段的任务交接。40天,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一切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沿途的风景。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随着科考船一点点逼近码头,海面上多了很多艘轮船。蓝天、白云,青山如黛,再见印度洋!

开云下载客户端版权所有:http://www.dadron.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产品success case